当前位置:首页 > 宗祠宗谱 > 追宗溯源 > 肥东千余户徐姓村民系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人

肥东千余户徐姓村民系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人

       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“破虏平蛮,功贯古今人第一。”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第一功臣的徐达,其后人竟然隐居在肥东。“我们是徐达长子的后代,《徐氏宗谱》已经编到第25代了。”近日,82岁的徐承业告诉记者,肥东县包公镇竹塘社区山徐村居住的1000多户居民都姓徐,他们都是徐达的后人。徐达的后人为何会来到肥东?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?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。《徐氏宗谱》诉说家族来历


     “这套家谱是1920年修订的,记录了家族的来历。”徐承业拿出一套外表已经泛黄的家谱告诉记者,“敦本堂是我们的堂号,我 们是从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一支发脉而来的。”翻开徐氏家谱,记者发现谱书中的字体多为繁体字,较难辨认。经肥东县博物馆副馆长彭余江解读其家谱,这才揭晓了山徐村人都是名将徐

达的后代。

QQ截图20230327215450.jpg


       在徐承业的记忆中,《徐氏宗谱》前后大修过三次,分别为1886年、1920年及1997年,而他则是徐达第20世后人。“一共有8卷,这里写着‘中山王达崛起濠梁佐明祖定天下’。”徐氏后人竹塘社区副书记徐先建搬出1997年新修的族谱告诉记者,“这是家最后一次修订。我们老

祖是徐达第六世祖徐文华,从江西婺源迁徙到这里定居。”记者看到,该套族谱装在一个红色的长方体箱内,箱子正面写着“徐府,中山旧居”字样。


      据他介绍,目前,山徐村徐达后人已经传至25代了,辈分最大的是“和”字辈,最小的是“翰”字辈,年龄最大的是97岁的徐义友。多方奔走重新修订家谱徐承业全家以种地为生,尽管家中不富裕,但小时候还是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。“小时候,我就常听老一辈的人讲,我们的老祖宗叫徐达,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!”从小徐承业就知道家中珍藏着一套1920年修订的家谱,在家谱中他得知自己是徐达长子徐辉祖的后代。由于年代久远,经历过文革时期的破坏,家谱变得残破不堪。徐承业萌发了重新修订家谱的念头。据史料记载,徐达出生于安徽凤阳附近,有4子3女,孙9人。徐达死后,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,受封魏国公。其后人分布全国各地。自从1994年起,徐承业先后去过无为、巢湖甚至南京,到各地档案馆搜集资料,并登记同氏相关信息,最终在1997年将《徐氏宗谱》修缮完毕,家谱还包含了族训、族戒、族约等内容。

QQ截图20230327215501.jpg

一个石鼓见证徐氏风云


     “这是老祠堂门前留下的一个石鼓,上面刻的图案是清朝流行的三狮戏珠图。”徐承业指着自家门外左边地上平躺着的一块圆形青石告诉记者,“老祠堂共两进,前后各5间房屋,中间有个天井,很气派,可惜在文革时被毁了。”记者仔细端详了这块石头上的图案,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,却依旧清晰可辨。


      据徐承业介绍,徐氏宗祠建于清朝光绪年间,采用徽派建筑,青砖灰瓦,雕梁画栋,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,先后被用于私塾和学校用房。1959年,因种种原因,祠堂被拆除。在祠堂旧址处,随处可见当年建筑的遗迹,被枯草覆盖住,高大的树木在寒风中微微摇晃着,似乎诉说着历史的风云。祠堂前面,依次分布着祠堂塘和祠堂古井,直到现在依旧塘满井丰。


徐氏后人将星辈出


       据史料记载,徐达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,位列开国“六王”之首,从小便与明太祖朱元璋成为好朋友。22岁时追随朱元璋征战四方,忠心耿耿,英勇善战,戎马一生,功绩显赫,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朱元璋称帝时,被命为中书右丞相。去世后,被追封为中山王,谥号“武宁”,赋葬钟山之阴,配享太庙、肖像功臣庙。


     “经常跟孩子们讲述徐达英勇杀敌,重情义,忠诚信仰的故事。”徐先建告诉记者,“徐氏后人多数从军,报效祖国。”以徐承云为代表的徐氏后人,先后担任过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、军委空军后勤部干部处原处长、空军某部队工程师、军医大学医学博士等职务,获得陆军中将、上校、中校、正团职等军衔。“我们经常教育后代要规规矩矩办事,本本分分做人。”徐先建说,山徐村的村民都很淳朴,家风很好,致力将忠贞爱国的徐达精神代代相传。


彭红玲 黄燕飞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


宗祠宗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