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宗祠宗谱 > 追宗溯源 > 古徐国历史简介

古徐国历史简介

(1)东夷集团 

中华儿女,炎黄子孙,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,都有亲在血脉一统,

亲在文脉同根,亲在乡愁共叙,都有鲜明的文化自信。追踪历史文献,

在上古时期活跃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,有着一个由多部落人们组成的伟

大的族群,这就是史学家通常所说的东夷。 

在中国上古三大集团中,东夷集团早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五帝时代,

而于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时代率先脱离史前社会进入国家社会;东夷集

团在五帝时代和夏初的夷夏联盟中占据重要地位。 

东夷集团包括太昊、少昊、颛顼和蚩尤等诸族系,史书常谓,东

夷有九种。即黄夷、于夷、方夷、嵎夷、鸟夷、蓝夷、莱夷、徐夷、淮

夷等。“九”,仅言其多,并非具体数目。 

夷字有多重含义,其主要意是“平”。这么多的“夷”构成了东

夷。因此,对于这个广义上的“九夷”,我们一般称之为东夷集团。 

然而,由于徐夷所处年代久远,特别是古代志书存在有“尊夏卑

夷的观点”,实行“尊王攘夷”的做法,一直把炎黄族团视为正统,用

一条正统观念的思路左右着传统历史的概述,对其它族团实行排斥的态

度。对非正统的旁支、野史只在需要时点到 为止。因而史籍对东夷文

化和徐夷记载很少,后世学者对其研究也不很系统。东夷地域范围主要

分布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,即今北部山东、江苏北部、安徽和河南东部

广大地区。在庞大的东夷集团中有一支称徐夷的人群实在不可小觑,甚

至在东夷历史上可以说曾经占有主导地位。 

东夷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,

传承,创造,发展的总和。东夷人所创造的文化,是人类最古老、最辉

煌的文化之一,它相对于组成华夏文化的其它谱系来说,是处于高度领

先地位的。 

东夷文化的先进性还在于,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。由于我国传

统文化的主流属于大陆型文明,所以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相对独立和封闭

状态;而东夷海岱文化却具有海洋型文

明的开放性和辐射性,东夷人能利用发

达的海上交通及内陆河网向外开发、传

播自己的文化。这就使整个的中华民族

传统文化具有了多样性。 

东夷文化相对领先的主要原因,一

是因为胶东半岛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

和生存条件;生生不息地奋斗了数千

年,才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东夷文化。 

东夷人崇尚英雄精神,他们的部族

中涌现过许多英雄传奇人物,如太昊、少昊、后羿等。其中‘羿射日”、

“嫦娥奔月”等为今人所熟悉的神话传说即出自东夷部族。 

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,有文化才意味着某种文明,对行为和举止

的更高要求。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,产生

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。 

东夷族人在文化上的贡献,不仅见诸于传说与史载,而且还得到了

考古发现的印证与支持。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,是东夷族的文

化遗存。将这些资料加以综合,主要有以下发明创造。 

1、弓箭是东夷族人最先发明创造的。弓箭的发明是远古人类的一

个重要的创造,它使得狩猎经济有一个飞跃的发展,使人类在征服自然

的过程中有一个质的进步。 

2、在陶器的制作方面,东夷人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。 

3、东夷人还在古代的乐舞艺术方面有重大的贡献。古代有太昊“灼

土为埙”的传说,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。 

4、东夷族文明的发展还表现在金属冶炼和制作业中,他们可能是

古代中国铜和铁的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。 

5、东夷族相当发达的物质文明,为其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的发展

创造了条件,所以东夷族无论在文字的创制,还是礼制、宗教的形成上,

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。 

6、东夷族是原始礼制的创造者。礼制是一种体现社会尊卑等级的

制度形式。东夷族因其经济的发展,较早进入文明阶段,随之原始礼制

逐渐形成。东夷族的原始礼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宫室制度,从

古城址的发掘看,已具有宫室制度的一些迹象。二是埋葬制度,说明了

“礼不下庶人”的观念已初步产生。三是礼器发明,是日益尊贵的最高

权力的象征。 

7、在古代东夷族中已产生了原始的宗教文化。“天道”之学也最早流行于东夷地区。由此可以看出东夷文明的博杂和精深。例如:对深

有影响的徐国、徐偃王等史迹,因为徐国与周王朝四百多年间相对抗争,

他视为不安君臣本份而超越名分的行为,当成蛮夷。所以孔子在删定《春

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等正史里,绝口不提徐国、徐偃王等,都一

笔带过,含糊其辞,不作传记。 
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根据历史传世,以及新出土

的徐器文物,提出青铜文化存在南北二系。并认为“徐、楚乃南系之中

心”。“徐国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。也是文化进步的徐国。”从此之后,

几乎言必及徐、徐国、徐偃王,从而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。 

文化和文明不同,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,

文明,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,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、

符合人类精神追求、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、发明创造

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。而文明的产生从父系氏族社会以后,一般要求具

备三个条件:文字的产生及应用、城市的出现以及金属工具的使用,而

最明显的标志是国家政权的建立。 

文明是人的创造性的表现,无论伟人、普通人、英雄、小人、古人、

今人,都对文明史有影响,不管是正面的,还是负面的,也不管是轰轰

烈烈的,还是微不足道的。 

东夷部落时期,已形成大大小小许多方国,其中有东夷各部族所建

之国,关于徐夷国、徐氏的起源,这要追溯到虞舜时期部落首领伯益,

在舜帝时任掌管山泽的“虞”官说起,目前流行记法。徐夷的远祖是太

皞(伏羲氏)后裔首领少皞氏。少皞氏部族蕃衍,人丁兴旺,分支众多。 

(2)伯益才能 

伯益(前?--约前 1973 年),少皞之后,传至

颛顼帝后裔女修生大业,大业生子伯益。伯益是

尧舜时代东夷族中重要首领。又名伯翳,也称大

费,原籍山东费县。伯益通鸟语,能够调驯鸟兽,

善于狩猎与畜牧,被舜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,负

责治理山泽,管理上下草木鸟兽,鸟兽多被其驯

服。火烧林木,驱赶禽兽开辟出平地,便利氏族

部落的发展和农田开垦,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

展。 

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。这

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,是非常令人惊讶

和信服的。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后,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

大平原地区生存、发展。所以说,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。 

说到伯益的才能,这要从大禹治水说起。早在四千多年前,中国大

地上特别是东部地区洪水泛滥成灾,致使饿殍遍野,人们痛苦不堪,为

了治理水患,尧帝命令一个叫鲧的大臣负责实施,鲧用“障水法”,就

是通过高筑堤坝的方式拦截洪水,然而这洪水却越拦越高,水患越来越

大,历时九年,到舜帝即位时也未平息。由于鲧治水不力,舜帝便下令

在治水现场的羽山将鲧就地处死。这个羽山就是在今江苏省东海县境

内。现在羽山南面脚下还有一片湖水叫做“殛鲧泉”,当地人称其为“鲧

池”。 

鲧死后,他的儿子禹继承父志,受命继续治水。大禹汲取父亲治水

失败的教训,采取疏通河道引流而下的办法治理水患。 

大禹治水十三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,名垂青史。而大禹治水成功,

有一位辅佐大禹治水的前线指挥员和实干家功不可没。这位功臣就是东

夷族中伯益。 

大禹十分欣赏伯益,舜帝在盛赞赏赐大禹时,但是大禹并没有贪

天之功据为已有,而实话实说,向舜帝汇报了伯益的功劳:“非子能成,

亦大费为辅。”因伯益政绩突出,舜帝赐伯益为“嬴”姓。并以姚姓之

玉女乃妻之,大费拜受。从东夷嬴姓中衍生出来比较纯正有徐、廉、江、

黄、缪。赵、瞿、秦、梁、马、葛、谷、钟、费十四等姓。 

及至后来,大禹在东夷集团的伯益和皋陶的全力支持下,舜帝禅

位给禹,禹很感激。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,总理朝政。 

据 2000 年 11 月九日的夏商周年表载:“大禹在 2007 年开始,相

传在位 45 年。大禹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(为李姓始祖),禹死

前皋陶因年老很快病故了,享年 106 岁。卒葬安徽省六安市区东十二华

里(现大墓尚在)。 

皋陶死后,大禹把国内大政事务交予伯益具体执掌。让他协助自

己管理所有部落、氏族事务。伯益在政治上很有建树。他曾告诫大禹,

凡事要有前瞻性,要虑事周全。提倡德治,提倡帝尧那样的仁德,认为

治国要小心谨慎、忠于职守。强调未雨绸缪,这样遇到偶发事件时就不

会毫无准备失了分寸,不能以违背自然本性为代价,好大喜功,盲目冒

进;不要过度游乐享受,也不要拂逆万民的心愿,来屈从强权者的一己

之欲,要选贤任能、除奸去邪。这样一来,才能抚顺四夷。 

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,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。舜时,三苗族离

心离德,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,三苗不服,伯益提议,要恩威并举,德

武相济。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,撤退军队,实行文教德治,三苗族受

到感化,终于归顺。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、草木鸟兽、奇风异俗、轶闻趣事记录下来,成为《山海经》的素材。 

大禹在一次外出巡视中不幸病世于会稽,临终时虽遗命传位伯益,

按照尧舜的旧例遗命理所当然地伯益应该总管朝政。而实际上禹早就暗

地培植其子启的势力,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,

然而,伯益是个高风亮节,淡于权位之人,在为禹守丧三年后,一心为

国操劳的伯益对于启的野心毫无防备,主动仿效尧舜避让首领位置于禹

子启,自己隐居于箕山之阳。直到夏启六年及至终老,享年一百多岁,

伯益生子二人:一曰大廉,实鸟俗氏;二曰若木,实费氏。

伯益死后,夏启即位后,为了感念伯益佐禹治水的功绩,即把伯益

次子若木封在徐地,在这片土地上建起的方国就叫做徐国。《尚书·禹

贡》载:“海岱及准”。海指黄海,岱是泰山,南到淮河。是说泰山至

淮河之间的土地属徐国疆域。徐国的政治中心又在何处?据史料所载,

初期应在山东泗水一带,从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的青铜器“徐子氽

鼎”,可知当时的徐国政治中心应在蒙山之费。故有“费之徐国。

(3)徐国兴起

若木(生卒年失详),伯益次子,徐国第

一代国君。初封地于今蒙山西之费和平邑一

带。《百家谱》称若木配姜氏(莆田谱曰:

费氏),生四子征国、终、季胜、简。长子:

征国,承袭徐国王位,次子:讳终,封于潢

水,赐黄氏,为黄姓之祖,三子讳:季胜,

封于马,为马姓始祖,四子讳:简,封于赵,

为赵氏之祖)。徐人尊若木为徐氏得姓始祖、

因征国承继徐君为二世祖。

徐国立国后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徐夷的

国力十分强盛,为了扩充势力范围,方国间、

部族间和中原王朝间,免不了争斗。一个明

显的例子就是徐国驹王在商末参加过抵制周

王朝的战争,虽然对这次战争,史书没有进行正面记载,但我们从赣榆

县博物馆李克文先生著《徐夷人徐福及东渡刍识》一文载:“徐驹王康

于武王崩,成王立时,以东方诸侯之师助殷武庚复国而败。《逸周书·作

雒篇》载:三叔·东徐奄及熊盈以畔,”这说的亦是西周之初蔡叔、管

叔、霍叔同武庚、徐奄等国叛周的战争。 

在西周的政权中,徐国强大的势力一度成为周王室的在东部地区的

直接威胁。为了稳定西周王朝在东部地区的局势,西周武王时期,周公

的大儿子伯禽被封于鲁的都城曲阜为王,号称鲁侯。在周成王、周康王几代中,西周和徐国的战爭是最频繁。在周武王姬发去世后,徐国参与

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,抵制周公姬旦的东征。 

鲁侯伯禽面对初建的鲁国的严重威胁,经常不断地与徐戎摩擦,曾

亲自率兵在徐国和鲁国的结合部。 

《尚书·费誓》载:鲁与徐戎、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,鲁国受到威

胁很大,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。从“东门郊不开”的情况来看,

徐国当时确实控制着西周王朝鲁国的东面、南面大部地区。驹王起兵直

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。鲁侯伯禽面对驹王的威胁,在“费”(即今

山东费县)召开誓师大会,大举征讨徐国。这次战役,鲁侯伯禽以“遂

荒徐宅”取胜,占领了徐国的首脑地盘和大片疆域,迫使徐国的行政中

心相继从今山东费县、縢州、平邑游走。 

《礼记·檀弓篇》中记述了徐国大夫容居于公元前 574 年吊邾定公

时曾自豪地对别人说道:“昔我先君驹王,西讨济于河。”意思是说,

当年我的祖先徐国君驹王,曾经起兵向西攻击周王朝,一直打到黄河边

上。这位驹王是谁?从时间上讲,就是西周初徐国君第二十七世国君驹

王康公。而不是三十一世偃王之父绥公。说到绥公,周昭王时封为列国

侯不受,而隐之泗州平原东徐里山中,他在徐君中是个弱者,不是能争

善战的国君。不会主动起兵“犯上”的。 

后来,徐国由于战事所迫,厥后南徙,迁到南方数百里外的苏皖北

部淮水之滨泗州(今江苏泗洪和盱眙一带),都在徐城(古称洪州今泗

洪境内半城),为徐戎所建,后人称曰:泗水徐国。徐国经过几年的休

养生息,势力又再度强大。至周穆王时,徐夷的势力在整个南部淮夷集

团的各个方国中最为强大。 

(4)偃王反周

徐诞(公元前 994 至前 947 年),出生地

在大徐城(泗洪县境内)。字子儒。父绥公。

诞出生时无骨好偃仰。关于“偃”的来历,古

人多有释解。战国晋人尸佼在《尸子》书中称:

“偃”出生时,有筋无骨,故谓“偃”,史称

“偃王”。 

西晋人张华在《博物志·异闻篇》的记载

中讲得更富有传奇色彩:“古徐国三十一世国

君徐绥妻姜氏感瑞有孕,怀胎十月于周昭王六

年,鲁炀公十年(公元前 994 年)甲子岁正月

二十日酉分娩。娠而生出只是一只肉团,家人

以为不祥,便将卵球,遂弃于野。有位孤独的老太太,有犬名鹄苍发现了便把他啣衔归投于榻下,三天后因见其为

异,又被家人复送水滨,鹄苍复啣归。 

家人归以母,母覆暖之,忽闻内有婴儿声,剖视见孩儿形容端好,

声气和平。这事传到徐绥那里,绥就把小儿要去,但见小儿左手拳屈

不开,目不能缩视细物,望远乃见。直到七岁始展五指,掌中有纹,

乃形“偃”字,便以“偃”命其名。”相传,偃王出生后,其事甚怪。

偃没深水而得怪鱼,入深山而得怪兽,都多列于庭内。 

偃王十岁时,才艺过人,诗礼俱足;二十岁时,文武兼备,且有圣

德。其父绥卒后,诞于西周穆王时继承了以汉水以东,淮泗流域有数百

里的徐国统治王位,为徐国第三十二世国君。 

鹄苍因啣救偃王有功,偃王厚待之,饲养至老死。据旧志载:“鹄

苍将死,头生角而九尾,盖黄龙也。葬之徐里,有垄存焉(半城镇南二

三公里处的陈圩乡大新庄境内)。”葬犬之处旧称“龙墩”,又名“鹄

苍冢”,当地老百姓叫这座古墩称为“狗坟”。 

徐地百姓对鹄苍十分崇敬,认为鹄苍是“吉祥”的象征,千百年来,

人们祭祀它,祈祷其保佑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平安吉祥,世世代代为

鹄苍冢添土,现“龙墩”遗址仍高高耸立在泗洪县陈圩乡境内。数千年

前的传说不一,当然不可完全相信,但这些传说长久不泯,反映出徐偃

王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尊重。 

在西周之际,周王朝在开始的二百多

年中,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,政治比较

稳定,国力比较强盛,社会经济发展较快。

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,西周王朝大肆

对外侵犯,结果昭王南征,淹死在汉水,

全军覆没;穆王西征,消耗了大量的财富,

加剧了民族矛盾,加重了内部剥削。诸侯

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

为不满,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。 

东夷族部落中的徐国不服从周天子

的统治,几经争战,仍不能稳定局势,

到穆王时期,周王室为了巩固统治,便

采用了怀柔之计,承认偃王做东方霸主。

穆王六年(公元前 970 年),偃王时年

33 岁,为了和平相处,前往朝周贡献方

物,穆王好大喜功,锡(意:赐)命为

伯,封偃王为伯爵。 偃王尊奉西周,但西周后来又分封天下,立七十一国,姬姓独占

五十三。周穆王无非是想把徐国及东夷、淮夷

同姓的诸国,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和政治支配

之下。徐偃王为首的夷方不服西周的排斥和支

配,嗣至春秋,地处齐、楚、吴三强之间的徐

国成为争夺征伐的对象。

徐国由于偃王治国有方,素以仁义闻名于

世,因此徐国五谷丰登,人民安居乐业,国力

不断增强,来朝贡者日益增多,统治的范围也

越来越大。

据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记载:“穆王畏 其

方炽,乃分管东方诸侯,命偃王主之。偃王

处潢池东,地方五百里,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

国。范围涉及到淮河、泗水流域的苏、鲁、皖的部分地区。 

偃王,主政行仁义,重“慈惠”,去除刑争,功及于民;淮夷由

乱到治,社会升平,百姓乐业,颇获周围诸侯的信任,国力日强。偃

王称雄东方,欲舟行上国,在疏导陈、蔡间河道时.挖出一副赤弓朱

箭,众人以为祥瑞,献给偃王。偃王自认为得到了天赐的祥瑞,顿时

产生了欲霸上国代周为天子的念头。四邻诸侯听说偃王得了天赐神

箭,纷纷前来归附徐国,共戴偃王。 

西周穆王主政无道,意不在天下。他性喜打猎,常乘坐造父所

献华丽的八骏车骑,周游四方,往往一出游便是数月,周政无主管理,

诸侯及群臣多有怨言。 

一次,穆王西游至昆仑丘青海湖畔。西王母古国(今青海省海西

蒙古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一带)与一位拥有至高权力、雍容华贵的部落

女首领王母那里作客,宴于瑶池之上,奏乐唱和,歌讴忘返时,偃王

在九夷(淮、泗一带各部落)三十六国拥戴下,积极备战与西周抗衡。 

据《中国历史大事编年》载,徐偃

王于穆王十五年(公元前 962 年)率

九夷(淮泗一带各部落)以攻周,穆

王得知,便由造父施展高超驾驭骏马

本领,日夜兼程,快速返回镐京,且

使造父以告楚,连谋讨伐偃王。偃王

没想到周穆王返回国都如此快速,眼

见一场血战即将发生。为避免生灵涂

炭,而叹曰:“智者不居危难,贤者不愿荣禄”。偃王以为行仁义,就可以得人心,而心软,避免生灵涂

炭。他审时度势,激流勇退,采取退让方针,从大徐城弃国出走彭城

东武原(原为下邳所辖今之邳州境内)东山下,从者百姓万有余家。

偃王将王族一分为二。部分王族跟随偃王沿黄河东渡入海,隐居现舟

山群岛,后到达越境。因该地是依附越国,徐与越国没有利害冲突,

最后立足故篾(龙游,现浙江的衢州)。偃王将其子“宗”及随之民

众等避居武原东山下。 

偃王弃国出走,有史称:“徐国为楚所灭”,非也。偃王是不忍斗

其民,“走而失国”,并非灭国。偃王虽隐,其国尚存,部份国土虽沦

丧于楚,然国脉不断。古代有位史讲师曾说:“徐偃王仁而失国,可敬

可叹可惜”。诚为由衷之言。帝王及学者对偃王多有赞语,唐文宗赞曰:

“诜为后穆,诞列初昭”。宋仁宗赞曰:“节凛严霜,心同烈日,万古

称扬,伊谁能及!”元泰定帝加封偃王尊号:“仁惠昭灵,圣德英烈大

王,钦承上命,永惠下民”。韩愈赞曰:“以国易仁,为笑於顽”。

偃王弃国出走后,穆王将周朝势力推进淮、泗地区。穆王见偃王

深得人心,对他避免流血之举有所感动,便复封偃王之长子“宗”为

徐子,继续管理徐国。 

偃王次子衡,又名伯漠,史载,在与楚大战中败走时,中楚谋士李

光禄诈称粮尽班师之计,在彭城之麒鳞谷口被陷伏兵计而亡。有诗叹曰:

“东土堂堂大丈夫,九夷独战世间无,可怜身死麒麟谷”。由于造父立

了大功,周穆王便把赵城(今山西洪洞北)赐给造父,自此以后,造父

族这一支子孙便以封地命氏,称为赵氏。 

据《中国历史大事编年》载:偃王于周穆王三十年,鲁魏公二

十八年(公元前 947 年)卒,享年四十七岁。偃王配姜氏,生三子宗、

衡、明。 

《说苑》载,偃王临终曰:“吾赖于文德,而不明武务,以至于此。” 

偃王子宝宗落居下邳后,筑城建都,这时宿迁属钟吾国,彭城属

宋国。清《同治府志》载:“睢宁古时为徐国辖地,取虑(古音·秋卢)

这一名称,就是徐国分封他的家族来睢宁而起的名称。” 

 

徐君亘(约公元前 605-前 543)。“亘”即金文中的“桓”,字

长公。为徐国第四十三世国君,亦即“徐王义楚”。年十三岁。 

《检阅文献通考》封建一门中说:“徐子经历了夏、商、周三朝,

传至春秋时期第四十三世“亘”。(公元前 592 年)时,东周·顷王召

问天下之道,亘伏对曰:“以诛祸乱,定国家扶万民。”定王时,亘承

袭徐国第四十三世国君。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中记载:“公元前 544 年,吴国宗室吴王寿梦

四公子季札,史称“延陵季子”,出使鲁、齐、晋、郑、卫等中原诸国

过徐,徐君亘视为上宾。见季札剑,心欲之,季子有上国之使,未及献,

但心许之。季子还,徐君死,季札挂剑徐君墓树而去(原墓在睢宁县

50 里的黄河南岸)。由此留下了重友情、信守诺言的“季札挂剑的故

事”。徐君亘配吴氏(吴王梦寿之女),生二子章禹、圭。 

(5)章禹失国 

章禹(生卒年不详),春秋时期徐国末代

国君。东周灵王时生,东周景王元年(公元前

544 年)承袭徐国第 44 世国君。当时春秋诸侯

割据称霸,而徐国已经国力弱小,民心较为松

散,夹在大国之间,没有多强的抵御力量。 

公元前 515 年,吴王僚乘楚丧,使其弟掩

余、烛庸率师伐楚之六(今安徽六安县),吴

公子光为求王位,谋于专诸,刺杀王僚,称王

阖闾。在前线作战的掩余逃亡到徐国。徐国放

走了公子去投奔了楚国。阖闾于公元前 512 年

举兵北伐,攻克了舒地,杀了掩余。吴王对徐

虽有联姻之之好,但国家的利益毕竟要大于亲

谊。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率大军北渡淮河伐徐,章禹领兵固守,以待楚

军来援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年》载:江南吴国君阖闾和伍子胥见徐城坚

固,吴王残忍地决定使用筑堤引水灌城淹没徐国都城的办法,使徐国一

蹶不振,徐君章禹知守不住,领着妻子求夫差保留国土,夫差不准。为

救民于水火,被迫断其发,携其夫人(朱氏),以逆吴子。使其迩臣

从之,带着王室族人遂奔了楚国,这时楚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戊帅师救徐,

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。章禹只能在楚国的庇护下,在夷邑(城父集)居

住。章禹之子融公死于国难。 

其实,徐国和楚国也并非友好邻邦,而是经常相互袭击。据史料所

载,公元前 645 年到公元前 512 年的一百三十多年间,徐国和楚国交战,

有确切记载的就有十多次,楚国本来也和吴国战争不断,楚国为了牵制

吴国。才对徐君章禹“示好”,所以,楚国没有真心也不敢过分保护章

禹,就把章禹安顿在楚国东北边陲夷邑(即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的地

方)。之后,章禹徙至江西南昌。他死葬何地何处?二千五百多年,史

书未曾有过记载和传说。 

东周敬王八年(公元前 512 年)冬十二月,徐国为吴所并。古代徐国历经夏、商、周三朝沿袭四十四代国君,虽多次徙迁,存国一千六百

多年,自此失去国号。实为中国和世界存国之最。 


宗祠宗谱